本專業共設置數控技術、機電、模具設計與制造三個專業方向。
(一)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方向)專業
1.公共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9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5學分。
(1)統設必修課: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微積分初步、英語I(1)。
(2)選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I(2)。
2.專業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18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8學分。
統設必修課:數控專業學習指南、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
3. 專業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15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5學分。
統設必修課: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數控機床、數控加工工藝、數控編程技術。
4. 專業拓展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0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4學分。
選修課:單片機技術。
5. 通識課
中央電大設置統一的通識課平臺,所有開放教育專業適用此平臺的課程;通識課模塊畢業最低學分為2學分;通識課設置及通識教育是中央電大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通識課模塊課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電大畢業證書的學生,若再次注冊學習電大相關專業,原修專業已注冊過的通識課程,在新修專業中不得再次注冊學習(在教務管理系統中此類課程將不能實現注冊)和申請辦理課程免修免考,此模塊的畢業最低學分通過修讀本模塊的其他通識課程獲得。
6. 綜合實踐
本專業統設必修綜合實踐包括金工實習、數控加工操作實訓、數控自動編程實訓和綜合實訓(數控),由地方電大和機械教育發展中心分別根據中央電大制定的實踐環節教學大綱組織實施。該環節不得免修。
綜合實踐中的金工實習,各辦學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學生考取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凡已取得綜合實踐中金工實習所對應的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另發文)的學生,可免修金工實習,并獲取相應的學分。
7.學生通過綜合實踐中的綜合實訓,應具有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水平。提倡并大力推進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時取得與綜合實訓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8.統設必修課程嚴格執行統一課程名稱、統一課程學分標準、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
9.課程實踐環節成績計入課程學習成績,沒有完成課程實踐環節的不能取得課程學分。
10. 專業規則表中各課程開設學期是根據專業知識結構提供的課程先修、后續關系確定的,供學生選課時參考。開放教育各專業所有統設必修課程首次開設后均實行全年滾動開設。
-
公共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9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9學分。
(1)統設必修課: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微積分初步、英語I(1)。
(2)選修課:初級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I(2)。
2.專業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17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1學分。
(1)統設必修課: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
(2)選修課:微機接口技術。
3.專業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18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6學分。
(1)統設必修課: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數控機床、數控加工工藝、數控編程技術。
(2)選修課:單片機技術、機電設備診斷與維修。
4. 專業拓展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0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學分。
選修課:高新技術基礎。
5.通識課
中央電大設置統一的通識課平臺,所有開放教育專業適用此平臺的課程;通識課模塊畢業最低學分為2學分;通識課設置及通識教育是中央電大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通識課模塊課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電大畢業證書的學生,若再次注冊學習電大相關專業,原修專業已注冊過的通識課程,在新修專業中不得再次注冊學習(在教務管理系統中此類課程將不能實現注冊)和申請辦理課程免修免考,此模塊的畢業最低學分通過修讀本模塊的其他通識課程獲得。
6.綜合實踐
本專業統設必修綜合實踐包括金工實習、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及應用和綜合實訓(機電),共16學分,由地方電大根據中央電大制定的實踐環節教學大綱組織實施。該環節不得免修。
綜合實踐中的金工實習,各辦學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學生考取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凡已取得綜合實踐中金工實習所對應的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另發文)的學生,可免修金工實習,并獲取相應的學分。
7.學生通過綜合實踐中的綜合實訓,應具有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水平。提倡并大力推進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時取得與綜合實訓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8.統設必修課程嚴格執行統一課程名稱、統一課程學分標準、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
9.課程實踐環節成績計入課程學習成績,沒有完成課程實踐環節的不能取得課程學分。
10. 專業規則表中各課程開設學期是根據專業知識結構提供的課程先修、后續關系確定的,供學生選課時參考。開放教育各專業所有統設必修課程首次開設后均實行全年滾動開設。
-
公共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9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19學分。
(1)統設必修課: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微積分初步、英語I(1)。
(2)選修課:初級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I(2)。
2. 專業基礎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17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6學分。
統設必修課: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
選修課:車工工藝學、計算機繪圖、銑工工藝學。
3. 專業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15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6學分。
統設必修課:模具制造工藝、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數控機床。
選修課:PEO/E模具設計、模具工程材料、沖壓與塑料成型設備、數控編程技術。
4.專業拓展課
該模塊中央電大考試最低學分為0學分,模塊設置最低學分為2學分。
選修課:現代機械制造技術概論。
5.通識課
中央電大設置統一的通識課平臺,所有開放教育專業適用此平臺的課程;通識課模塊畢業最低學分為2學分;通識課設置及通識教育是中央電大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通識課模塊課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電大畢業證書的學生,若再次注冊學習電大相關專業,原修專業已注冊過的通識課程,在新修專業中不得再次注冊學習(在教務管理系統中此類課程將不能實現注冊)和申請辦理課程免修免考,此模塊的畢業最低學分通過修讀本模塊的其他通識課程獲得。
6. 綜合實踐
本專業統設必修綜合實踐包括金工實習、數控加工操作實訓、模具設計制造與軟件應用實訓和綜合實訓(模具),由地方電大根據中央電大制定的實踐環節教學大綱組織實施。該環節不得免修。
綜合實踐中的金工實習,各辦學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學生考取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凡已取得綜合實踐中金工實習所對應的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另發文)的學生,可免修金工實習,并獲取相應的學分。
7. 學生通過綜合實踐中的綜合實訓,應具有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水平。提倡并大力推進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時取得與綜合實訓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8.統設必修課程嚴格執行統一課程名稱、統一課程學分標準、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
9.課程實踐環節成績計入課程學習成績,沒有完成課程實踐環節的不能取得課程學分。
10.專業規則表中各課程開設學期是根據專業知識結構提供的課程先修、后續關系確定的,供學生選課時參考。開放教育各專業所有統設必修課程首次開設后均實行全年滾動開設。
1.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略,詳見法學專科)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略,詳見法學專科)
3. 微積分初步
本課程3學分,共54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微分、積分有初步認識和了解,使學生初步掌握微積分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通過對學生運用微積分數學方法解決一些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初步訓練,逐步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自學能力,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本專業其它課程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函數基本概念,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一元函數積分學,常微分方程,微積分應用舉例,無窮級數(包括冪級數和傅里葉級數)等。
-
英語I(1) (略,見藥學專科)
-
機械制圖
本課程5學分,共9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繪圖、讀圖能力和初步的圖解能力。要求能正確地繪制和閱讀典型零件圖和具有一定復雜程度的裝配圖。學會查閱機械零件手冊和有關國家標準,學會尺寸公差和形位公關的標注方法。了解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能運用一種典型的繪圖軟件進行繪圖。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平面的投影,立體的投影,組合體視圖.軸測圖,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標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圖與裝配圖的畫法,展開圖,計算機繪圖軟件的使用方法。該課程應采用我國最新頒布的《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及與制圖有關的其他國家標準。
-
電工電子技術
本課程4學分,共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是研究電、磁以及電子技術在工程技術領域應用的一門科學。是工程技術人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路、電機以及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工程技術領域中應用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兩大部分,電工技術的主要內容包括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磁路基本概念、電動機及其應用、電工測量技術、電工儀表、工具、低壓電器和安全用電等內容。電子技術部分主要包括基本電子元器件、基本電子線路、放大器、穩壓器、基本數字電路、電子測量技術、常用電子測試設備及新技術介紹等。
-
機械制造基礎
本課程4學分,共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工程材料的種類、特點和主要性能,掌握毛坯的成型方法,掌握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掌握金屬切削加工與質量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材料的力學性能,鐵碳合金、鋼、合金鋼、有色金屬、非金屬材料等工程材料的特點、性能,鋼的熱處理方法,零件和工具的選材和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等毛坯的成型方法;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機械切削加工基礎等。
-
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4學分,共72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機構構造、運動、受力和機械效率,以及按給定的運動要求和力學條件選擇機構類型和設計其主要尺寸。掌握和了解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點、失效形式、選用和計算方法。為后續課程提供必需的機構和機械零件的基本知識;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標準、手冊進行一般參數的通用零件和簡單機械裝置設計的初步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機械設計概述、潤滑與密封裝置、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螺紋聯接與螺旋傳動、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螺桿傳動、齒輪系、軸和軸轂聯接、軸承、其他常用零部件、機械的平衡與調速、機械設計CAD簡介等。
-
數控機床電氣控制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數控技術方向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融合機床低壓電氣控制、可編程控制器、數控系統原理與接口、伺服驅動技術、光柵與編碼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使學生能夠進行典型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線路初步分析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的基本環節,典型數控機床強電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特點,PLC在數控機床控制中的應用,數控系統的控制接口特性與作用,步進電機、伺服電機的工作原理、特性和與數控系統的聯接方式;交流變頻調速控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與數控系統的聯接方法,數控機床的邏輯控制電路和換刀機構的邏輯控制。
-
數控加工工藝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數控技術方向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加工中金屬切削及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學會選擇機床、刀具、夾具及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掌握數控加工工藝設計的基本方法;通過教學與實踐環節的配合,初步具有制訂典型零件的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和分析一般工藝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本課程以數控加工為主體,以常規制造技術為基礎,系統講授數控機床加工工藝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其中包括數控加工的切削基礎,數控加工工藝的特點,工件在數控機床上的裝夾與定位方法,數控機床刀具的材料、種類、特點及其刀具選擇原則。數控加工工藝基礎、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分析、數控銑削加工工藝分析、加工中心的工藝分析等。
-
數控編程技術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數控技術方向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數控加工工藝與數控機床聯系的紐帶。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合理運用編程指令,編制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為數控加工做準備。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數控加工程序的基本構成,常用的功能指令及其編程方法,坐標系的建立,刀具補償及其應用,固定循環與子程序,數控編程中的工藝分析和數學處理、數控車削加工編程、數控銑削加工編程、加工中心編程、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編程,自動編程簡介等。
-
數控機床
本課程3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數控技術方向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特點和主要性能指標,典型數控機床的用途和結構特點,步進電機、交直流伺服電機伺服系統工作原理和特點,位置反饋裝置,計算機與數控系統通信方式,數控系統插補原理等。為正確操作、合理使用打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數控機床的系統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數控機床的檢測裝置,伺服驅動系統,插補原理,典型數控系統的構成及其特點,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及其各輔助裝置,典型的數控機床等。
-
可編程控制器應用
本課程3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電一體化方向的一門專業技術課,可編程控制器(PLC)是一種應用很廣的多功能的控制裝置。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實驗,使學生了解和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系統組成、編程指令及其編程方法,培訓學生能根據工藝過程和控制要求正確選用可編程序控制器,并完成簡單程序設計,并進行正確的使用和操作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可編程控制器的PLC的基本原理、配置及編址、控制指令、編程方法、典型控制程序設計、PLC的實際應用實例等。
-
模具制造工藝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模具制造加工的工藝知識,提高學生合理設計模具結構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從事模具制造能力和組織模具生產管理的能力,同時了解當代模具制造工藝的發展現狀及模具制造工藝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藝過程的編制,模具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模具零件的電加工工藝,模具工作零件的其他成型方法,模具零件的光整加工,模具零件加工工藝分析實例,模具裝配工藝以及試模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模具制造的相關知識,模具管理與檢測等。
-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沖壓成形的基本原理;熟悉沖壓用材料、模具用材料以及沖壓用設備等;掌握各種沖壓工藝的成形方法,并具有初步解決生產中常見工藝問題的能力;掌握各種沖壓模具的設計方法,并具有設計中等復雜程度沖壓模具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沖壓成形理論 、沖壓材料、模具材料、沖壓設備、沖壓工藝設計及沖壓模具設計。
-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素質;具有從事編制塑料成型工藝、設計中等復雜程度的塑料模具及制訂模具制造工藝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塑料的性能、塑料成型工藝控制的基本知識、各類塑料模的設計理論及計算方法,塑料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工藝及模具裝配工藝。
-
綜合實踐
-
金工實習
本實踐環節6學分,為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環節。
本環節以普通機械加工為重點,基本內容及要求如下:
① 普通機械加工
學習安全操作規程。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識,了解普通機床組成、功用、特點;了解普通車床、銑床、刨床、磨床等的使用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車床/銑床基本操作。了解刀具的基本知識和刃磨方法。了解常用量具使用方法,并能進行正確操作。
根據實際條件,能使用普通車床或銑床,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
② 鉗工
掌握鉗工各項基本操作方法及所用工、卡、量具。掌握鉆孔、鉸孔、攻絲、套扣的基本加工方法。了解機器部件裝配與拆卸方法。
根據實際條件,掌握典型零件(如小手錘)的鉗工制作工藝,完成零件制作。
③ 焊接、鍛造、鑄造
了解焊接的基本知識和常用的焊接方法,焊接的基本操作過程,氣焊與氣割的基本操作過程。
了解鍛造生產的工藝過程、特點及應用范圍;了解自由鍛的基本工序;了解鍛造過程中始鍛、中鍛和鍛件的冷卻方法。了解常用的熱處理方法及其特點。
了解砂型鑄造的基本知識,造型和造芯的基本操作過程,熔煉、澆注、落砂、清理等。
砂型鑄造生產的工藝過程、特點及應用范圍。了解砂型鑄造的基本知識。型砂、型芯砂等造型材料的組成、性能;主要造型方法;型芯的作用,型芯的結構及制芯過程;澆注系統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④ 數控加工技術
學習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數控線切割機床、電火花機床等的基本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特點,學習數控機床的基本編程方法和基本操作方法。
該部分實習以對數控技術與數控設備的初步認識為主,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基礎。
(2)《數控加工操作實訓》
本實踐環節8學分,為數控技術方向必修環節。
培訓工種: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
本實踐環節為數控加工綜合實踐環節,以數控加工工藝、編程技術、機床操作、典型零件加工為核心內容,以達到國家職業資格相應工種中級工的理論與技能操作標準。
(3)《數控自動編程實訓》
本實踐環節4學分,為數控技術方向必修環節。
本實訓環節以數控加工工藝、自動編程軟件的應用為核心內容,該項實訓與《數控加工工藝》、《CAD/CAM軟件應用》課程緊密聯系,具體要求如下:
① 軟件類型、版本由辦學點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行選用;
② 選擇具有典型特征的實體零件、進行零件的測繪、利用相應軟件完成零件的實體造型。
③ 完成零件的工藝文件的制訂,包括:工藝卡片、刀具卡片等。
④ 根據工藝文件,完成軟件中的加工參數與刀具參數設置。
⑤ 生成刀具軌跡,進行加工過程的刀具軌跡仿真。
⑥ 生成NC代碼,進行后置處理,并對加工程序進行通訊傳輸等。
(4)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
本實踐環節4學分,為機電一體化方向必修實踐環節。
本實訓環節是以PLC應用為核心的綜合實訓。各辦學點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實訓。
本環節內容大致包括:能夠根據產品生產工藝過程和控制要求正確選用可編程控制器,完成程序設計,并進行正確的使用和操作。
(5)機電一體化系統綜合實訓
本實踐環節4學分,集中實訓2周,為機電一體化方向必修實踐環節。
本實訓環節以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運動控制、邏輯控制、檢測技術為核心的自命題綜合實訓。各辦學點可根據自己的硬件條件組織實訓內容。
(6)模具設計制造與軟件應用實訓
本實踐環節4學分,為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必修實踐環節。
本實訓環節是以模具設計制造與軟件應用為核心的自命題綜合實訓。各辦學點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實訓內容。內容大致包括:以實際應用為目標,通過典型產品、模具設計和數控加工的具體實例,掌握和運用一種常用的模具設計軟件進行復雜產品、模具的設計與數控加工。
(7)《綜合實訓》
本實踐環節6學分,為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環節。
綜合實訓與機械行業職業(崗位)資格證書考核結合起來,各辦學單位依據資格證書考核的基本要求并結合生產實際,從實際生產中的典型環節中選取素材,制定綜合實訓內容,學生通過綜合實訓,其考核成績達到要求者方可取得職業資格證書。